北极朗伊尔宾的婴粟花
北极朗伊尔宾的雪绒花在雨后绽放
北极和南极虽然都是极区,但明显不同: 北极是陆地包围海洋,南极是海洋包围陆地; 两地的生态环境大不一样,南极是无(自然生长的)花世界,北极却花草丛生;南极无常住人口和主权国家,北极则包含了 8 个国家的部分领土和 200 余万常住人口,加拿大、美国、 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都在 北极圈内拥有领土和领海,他们踞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大陆的北缘。
通往北极的路径
北冰洋海岸线不仅曲折,类型也多:有陡峭的岩岸及峡湾型海岸,有磨蚀海岸、低平海岸、 三角洲及潟湖型海岸和复合型海岸。宽阔的陆架区形成许多浅水边缘海和海湾。白令海峡是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主要水上通道。
北冰洋中岛屿众多,总面积约 380 万平方千米,基本上属于陆架区的大陆型岛屿。其中 最大者是格陵兰岛,面积为 217 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第一大岛。它位于北大西洋北缘与北冰 洋交界处,海岸线全长 35000 多千米。这个被 称为“绿地”的大岛,却有5/6的地表为冰所覆盖, 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 180 万平方千米, 中部冰层最厚达 3400 余米,冰雪总量 300 立方 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 5.4% 。如果格陵兰岛 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 7.5 米。
格陵兰冰雪茫茫,气候严寒,中部地区最 冷时月平均温度为零下 47 摄氏度,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岛上现有人口约 6 万人,其 中 90%是格陵兰人,其余主要为丹麦人,主要 分布在西海岸南部地区。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
北冰洋中最大的群岛则是加拿大的北极群岛,它由数百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 160 万平 方千米,群岛中面积最大的是位于东北部的埃尔斯米尔岛,该岛北部的城镇阿累尔特已经超过北纬 82 度,是当今许多前往北极点探险队的 出发地。
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圈内最具生机的群岛, 它位于北纬 74 度 ~81 度,东经 10 度 ~35 度的 北冰洋中,与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隔海(挪 威海和巴伦支海)相望,由斯匹次卑尔根大岛 和许多小岛组成,总面积约 6.2 万平方千米,是 欧亚大陆距北极点最近(约 1100 千米)且有常住居民的一块宝地。如果说“Norway”(挪威) 的含义是通向北极之路,那么,斯瓦尔巴群岛 便是通达北极点的桥头堡。从世界各地均比较 容易到达挪威首都奥斯陆,再从奥斯陆乘飞机 经过挪威北部已在北极圈内的重镇特洛姆松, 便可到达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那里 已达北纬 78 度 13 分,一派极地景象。
朗伊尔城
虽然朗伊尔城只有 1200 人,可谓世界上最小的城镇,但那里有机场、码头、旅馆、商店、 银行、邮局、学校、机关、医院等现代化城市 建筑,以及图书馆、体育馆、教堂等文化设施, 整个城镇房屋别致,道路整齐,交通、通讯都 比较方便,生活也很舒适。如果旅途安排得紧凑, 从世界各大城市乘飞机,几乎均可在 1~2 天内 到达那里,这可能是通往北极的最捷路径。
风光奇特
地球的极巅不只是寒冷,还有许多奇特的 自然景象,极昼、极夜、极光,冰山、气旋、强磁场;海里有鲸和海豹兴浪,空中有燕鸥翱翔, 企鹅在南极封后,北极熊在北极称王…… 那是 神秘的世界,那是遥远的地方,令世人心驰神往。
北极的冬天和夏天情景截然不同,冬天是极夜,天色昏黑,整日不见太阳;夏天是极昼, 阳光普照,彻夜通明。朗伊尔地区从 10 月 28 日到来年的 2 月 16 日进入极夜,即没有白天。 说是没有白天,实际是没有太阳,仍然有天亮 的时候,只是天亮的时间越来越短,比如,10 月中旬早晨 8 点天蒙蒙亮,晚上 6 点左右天黑; 而 11 月初,9 点多才天亮,下午 3 点多就天黑, 再往后白天会越来越短,黑夜会越来越长,以 至整日昏黑,实有长夜难明之感。
在极夜期间,最神奇的景观是极光,它像霹雷闪电,又如巨大的火焰,五光十色、千姿 百态,把夜空照得通明。不过,极光只是偶尔 露峥嵘,稍瞬即逝,能看到它的机会不多,要 想看到它,常常需要彻夜不眠,随时注视着天空的变化。在极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南、 北纬度 67 度附近的环状区域。
度过极夜便迎来极昼, 不同地方进入极昼的时间不同,在朗伊尔城,每年 4 月 19 日到 8 月 24 日为极昼时间,一天 24 小时天都是亮的, 成了日不落的地方,以至午夜也能到外面去工 作,不习惯在光天化日下睡眠的人,就得设法把房间搞得暗一点再就寝。
不言而喻,北极的气候是以寒冷为特征。 朗伊尔地区夏季平均气温 6 摄氏度,最高 21 摄 氏度,仍离不开毛衣等穿戴;冬季平均气温零 下 14 摄氏度,最低零下 47 摄氏度,与同纬度 的其他地区相比那里算是温和的,因为受到一 定程度的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即使这样,整个斯瓦尔巴群岛还是有 60% 的区域被冰川覆盖, 其他地区也常是冰天雪地,冻土层深达 500 米, 夏季只有最表层解冻,使一些地方成为沼泽 地,生长着地衣和苔藓;那里年均降水量仅有 200~300 毫米,所以斯瓦尔巴群岛素有“北极荒漠”之称。但即使是在这样寒冷、干燥、缺少阳光的恶劣环境下,仍充满生机,许多生物 是在其他地区难以见到的。著名的北极熊活跃 在该岛上,北极狐和驯鹿随时可见;陆生高等 植物达 170 余种,还有 360 多种苔藓和 600 多 种地衣,夏季到来的时候,可见到盛开的鲜花; 海中的生物更是丰富,海豹成群结队,无脊椎 动物达 1200 多种;那里还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鸟 类栖息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鸟在那里筑巢产 卵、繁殖后代。
资源丰富
在北极,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信息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能源和矿产资源。
随着航海、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信息 时代的到来,北极的空间数据和气候环境资料 对航空、航天、航海乃至军事至关重要,每年 飞越白令海峡的航班数以千计,海峡及其两岸 频繁发生的火山活动,其火山灰和气溶胶对航 空业有着重要影响;北极冰量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航向标,它记录了气候变化又影响着 气候改变,一旦冰融,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将 会改变海水的含盐度和洋流的运动规律,进而 影响着气候变化;说不定有一天西北欧再也享 受不到大西洋暖流带来的好处。科学界之所以 关注北极正是因为它的一动一静都关乎着全球和人类社会。
北极煤矿
北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对未来的世界将有极大的吸引力。北极的陆地、海洋和大陆架蕴 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根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人类目前尚未发现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大约有 1/4 分布在北极地 区,数量高达 100 亿吨左右。北美部分的北极 储藏有约 500 亿桶或更多的可采原油和 8 万亿 立方米以上可采天然气;而苏联时期北极油田 的产量则占其石油总产量的 60%以上,所以有 人称北极是个“大油库”。
北极煤藏的理论储量可能超过全球煤储量的一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都有巨大的煤田, 不仅储量大,而且煤质优良,具有非常高的发热量和炼焦质量,可直接用于能源和工业原料。
科拉半岛的大铁矿世界著名,诺里尔斯克的铜—镍—钚复合矿是世界最大矿产基地之一, 黄金等贵金属和金刚石矿藏在全球也占有重要 地位。丰富的资源使北极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刘嘉麒院士简介
刘嘉麒院士, 1941年5月29日生,满族。
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65年至1967年就读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质年代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古生物专业,获博士学位。 先后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任助教;辽宁省营口地质队任地质技术员;吉林省冶金地质研究所任室主任、助理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英国开放大学地质系任客座教授;现任亚洲湖泊钻探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火山与火山灰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任、理事长;中国火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
院士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文章来源:《人与生物圈》2016年第一、二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